真相| 讀國際學校的都很有錢?不,他們比你想得要窮!

0934889a31e866bb66f7e50231e34dc2

「沒有一個家長是好當的。」

文 | 播播老師

很多不知情的人對國際學校和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家長有很多誤解,尤其是後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看似有選擇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無奈,作為知情人,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下這事。

家長尤其要看到最後一點。

1

國際學校=貴族學校?

你想多了

時至今日,在很多人看來,讀國際學校,上「洋高中」,還是件很「新潮洋盤」的事,很多人把國際學校當作中國式的「貴族學校」,因為國際學校少,國際學校學費貴,動輒6位數以上,而且在招生時有一定門檻,不是你想進就能進。

以上都是曾經的事實,或者說部分屬實,因為現在國際學校在中國真的越來越普遍了,一點都不「貴族」了。

以學校數字為例,進入2000年後,中國的國際學校從最初的20來所,已經增長到600多所,學生人數也增長了25倍多,有2、30萬學生就讀國際學校。

當然學費還是很貴,但只是相對公立高中而言,說個數字,現在國際學校學費一年5~10萬佔主流,其次是低於5萬的。個人覺得這是很多中產階級都能承受的。

入學門檻也降低了,特別是國家政策的開放,民辦學校進入,如果說以前是想讀都讀不了,現在只要你有這個意願,承擔得起學費,想讀一所普通的國際學校並不是很難,當然頂尖名校另當別論。

國際學校為什麼現在這麼普遍?

一句話,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市場,支撐國際學校火起來的,是一群又一群想把孩子送國際學校的家長。

那為什麼這麼多家長想把孩子往國際學校送,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除了觀念的改變,我想更多的可能是無奈。

2

來自戶口本的無奈

A先生,四川人,公司高管,年入百萬,一家人生活在上海,但孩子沒有上海戶口,要讀高中了,他想讓孩子進個好學校,一打聽,市區好一點的公立學校,借讀費要10來萬,而且高考那年孩子還得回四川老家。

現在,擺在A先生面前兩個選擇。

一:花10來萬讓孩子在上海讀兩年,然後第三年再找關係想辦法,花點錢把孩子弄回老家好一點的學校,再讀一年,然後參加高考,和900多萬高中生競爭,之後根據孩子考試成績選學校,過幾年想辦法送出國。(孩子回老家,媽媽得跟着陪讀)。

二:把孩子留在身邊,給孩子挑一個國際學校,不參加高考,然後別人參加高考時,孩子出國。

兩者費用,算下來,國際學校可能要貴一些。

如果你是家長,你怎麼選?

很多家長就是這樣,想讓孩子受到好一點的教育,因為戶籍政策的限制,把孩子送去國際學校。這樣的家長還真不是少數。

換做是你,你說無奈不無奈?

3

寒門難出貴子

中產階級亦如此

中國這幾年,讓大家最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是:階級固化。

很多人說:寒門難出貴子。

為什麼跨階層越來越難?

往回走30年,20年,如果你願意好好學,有學習天賦,你可以憑一紙文憑改變自己的命運,哪怕你出身社會底層,只要家裏供得起你學費就行。之後你能進入中產,改變一家人的命運,那個時候,教育還是平等的。

而現在,教育是不平等的,你想好好學,你有天賦,但如果你家境一般,身處的城市一般,別人家的小學幼兒園開始學英文,你初中才會念ABC,你得付出多大努力,多少時間才能和別人比。

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靠的是教育福利,但當中產階級翻身了,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買了一套甚至幾套房子後,他們會發現,頂層(精英階層)的壁壘和城門仍然矗立在那,仍然對他,對他這個家庭是關閉的。

寒門難出貴子,中產階級亦如是,只是後者還有觸摸和想像的可能。

但相對頂層建立的壁壘,中產階級的壁壘卻很低,隨時都有人能翻進來,一不小心也會跌下去。

所以中產階級才這麼拼,因為他們明白,我把孩子培育好了,往上還有可能,再不濟,也能保持地位。

家裏有多少存款,有幾套房,那不過是家庭的硬件,而教育才是家庭的軟件,從長遠看,才決定了家庭的未來。

當你以為自己爬上一座高山,但不過剛從一個坑爬出來,擺在你(孩子)面前還有高山,你說無奈不無奈?

2ad470abe1efbff8e3a0f857f7b8a8d4

(近萬中學生赴香港參加美國高考)

4

體制教育不是有病

而是殘酷!

說兩個不是段子的段子。

1、韓寒曾說過一句話,數學學到初二就夠了,後來他又說自己說錯了,應該是學到初一就夠了。

2、人這一輩子,什麼時候知道得最多?答案是,高三前。語數外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會做物理化學實驗。

在很多人看來,在體制教育,我們學了很多我們根本不需要的「知識」,有一個觀點是,學校教我們語文也好,數學也好,英語也好,本質不是要求我們掌握這些知識,而是看我們有沒有學習能力,說好聽點,是讓我們掌握學習一門知識的能力。

這個觀點,我認同。

如果你學習能力強,能背能記,能快速接納信息,處理信息,在體制教育內你就贏了其他人。反之,則被淘汰。

不是說孩子讀國際學校就沒有優勝劣汰了,可能還學得更累(科目和語言),但體制教育的殘酷不只是優勝劣汰的殘酷,而是你的競爭對手太多。

這麼多人,除了考試,還有什麼辦法篩選出最優秀的人,說實話,我想不到。

當考試和成績成為評定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無奈,對一個個個體家庭來說,哪怕我孩子可能情商很高,可能動手能力很強,在這種競爭體制下,他也很可能被淘汰(低分根本得不到老師的關注)。

如果有的選,換一個人少的賽道,為什麼不換呢?

生長中國,人這麼多,你說無奈不無奈?

讀國際學校的都很有錢

不,他們比你想得要窮!

讀國際學校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才去讀國際學校,國際學校是有錢人讀的學校……

這種話我聽了很多次了,但我想問,一個人到底有多少錢算是有錢人?如果按年收入看,一年掙多少算有錢人?

實際上,壓根沒統一的標準!

我在辦公室問了幾個同事,有人說要年入千萬,有人說要年入500萬,還得有2套房,有人說,在不工作情況下,年入應該800萬才能保險。不然出個什麼天災人禍一下就能回到解放前。

其實我的標準很低,我覺得年入200萬,家裏有500萬固定資產就算很有錢了。

但你知道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的家長,他們的年收入多少嗎?

我從一份數據看到(這份數據絕對有權威性):

50萬以下的佔23.6%,

100萬以下的16.5%,

……收入低於150萬的家庭是占絕多數。

這些人算有錢人嗎?

我想多數人都不會這麼認為。

哇,

你家孩子要讀國際學校,

哇,

你家好有錢啊……

如果你是國際學校家長,或者打算把孩子送國際學校,下次要遇到有人這麼說你,你就把這文章給他看,讓他知道你有多無奈!

55a03fdf2ae86e7d63daefe0872031bc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來源:http://www.sohu.com/a/228474467_5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