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6年3月至去年12月期間,香港樓市房價飆升幅度超過25%。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在出席立法會時稱,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房屋空置稅,遏制炒房需求。同時,她指出處理房屋供應問題,首先要先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特區政府正就土地供應的諮詢報告展開公眾諮詢,並將着力解決房屋短缺問題。

房價連續22月創新高

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全港共有28.29萬宗公屋申請,其中,15.51萬宗為一般申請,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4.7年;另外12.7萬宗,為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4月15日,社區組織協會代表在某節目中指出,根據房委會今年3月公佈單身人士獲分配市區公屋至少要438分、獲分配離島公屋至少要426分來推算,非長者單身人士需要輪候26年以上甚至32年才能獲分配公屋。

根據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何喜華的估計,如果公屋用地短缺情況持續,則2026年左右輪候公屋時間將由目前的4.7年倒退至上世紀90年代的7年。

此外據統計,在2016年3月至去年12月期間,香港樓市房價飆升幅度超過25%。香港房屋的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以近期推出的大埔嵐山的房屋為例,平均每平方尺的價格達2萬多港元。而荃灣新盤海之藍,平均每平方尺的價格高達3萬港元左右。由於房價持續高企,許多普通市民沒有能力買得起房屋。許多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極其惡劣,甚至幾十個人共同租住在不足70平方米的房屋裏。房屋居住問題已經成為香港的一大問題。

根據特區政府估算,私人房屋市場的土地供應問題不突出,因為大地產商都有充裕的土地儲備。然而,正因為私人房屋市場存在着寡頭壟斷,私人市場樓價居高不下。最近幾年,香港政府一直嚴厲遏制私人市場投機活動,以維護香港居民首次置業優先權。但是,香港私人市場樓價依然一路飆升,屢創歷史新高,帶動香港居屋價格也屢創歷史新高,與越來越多香港不同階層的居民的置業能力脫節。

着手研究房屋空置稅

雖然許多香港市民無法找到合適的房屋居住,但是另一方面,香港仍有不少空置的新落成住宅單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此前受訪時曾稱,截至去年年底,私人發展商手上有約9500個單位已建成但未發售。

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正在跟進研究就空置的房屋徵收空置稅。她認為香港房屋問題迫在眉睫,樓房單位極度短缺,所有房屋都應用來居住,而不是用來炒賣的。林鄭月娥指出,就收取空置稅正與各司局長作評估,包括理據、可行性和公眾反映等,但她透露,暫無意研究開徵資產增值稅。

對於是否徵收房屋空置稅,在香港仍有一定爭議。陳茂波表示,空置稅是政府考慮措施之一。不過,由於香港住宅空置率只有約3%,屬於低水平,因此制定政策時要鎖定目標。

徵收空置稅將增加房產持有者的成本,在歐洲、加拿大、澳洲等地相當普遍。不過,有分析指出,要在香港推出空置稅恐怕不那麼簡單。香港《文匯報》稱,香港開徵空置稅長期存在爭議,歷屆政府均議而未決。香港本地學者、稅務專家指出,雖然空置稅可以令住宅單位供應增加,但實際操作困難,特別是要過開發商的一關不容易。

土地供應短缺是難點

林鄭月娥指出,要解決房屋問題,先要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政府不會坐等土地供應,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提供更多過渡性房屋的機會,以滿足居住環境特別惡劣的家庭的需要。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不久前發表諮詢報告,並從4月26日至9月25日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諮詢報告就短、中、長期增加香港土地供應提出18個選項。報告顯示,香港存在嚴重的土地供應短缺問題,2026年前短缺情況尤為惡劣,未來30年至少短缺1200公頃土地。

有媒體分析指出,土地供應短缺難以解決,將產生兩大消極影響:一是私人市場樓價將繼續升易跌難;二是公營房屋將繼續供不應求。

解決香港土地房屋問題的關鍵,是在經濟形勢穩定的條件下,採取一系列新政策和措施,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明顯縮短土地開發、投入市場的時間;二是切斷私人房屋市場和公營房屋市場的聯繫,使後者回歸僅滿足低中收入家庭居住需求的初心;三是採取限購措施,保障香港居民(包括可以成為永久居民者)首次置業。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各種辦法中,阻力最小的是在香港島以外填海造地。同時,簡化涉及土地開發的行政程序。

(原題為《遏制炒房香港醞釀徵收房屋空置稅》)


本文來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2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