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皮肤3大问题——油腻、痤疮、湿疹,皆因这个脏器不给力!835d676638b78007fd3988f21a111656

 

很多女性朋友都深有体会,在春秋冬三季,皮肤状态还算凑合,但一到夏天就不行了,总是满面油光、爆痘痘、长湿疹……好像所有的皮肤问题都在同一时间找上门来,真真让人招架不住。那么,为什么一到夏天,皮肤问题就会集中爆发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69e4dd3b67c892b6ba78c2d760cb4c2c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RKj26yuKwXYrZB6TicsXg31kVQACgE35JxS1e47wFib3yvu9eBweheVM8cZ0T00UG9saXnbL9xw3lpNUE0LpZg/0?wx_fmt=jpeg


夏季,尤其是小满到大暑这两个月,是一年中皮肤最易出问题的时段。那么,这个时段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

 

“自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徵火,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火当其位,天政布,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小满至大暑的两个月里,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天地的热气阳气开始蒸腾,但同时热气阳气被寒抑制住,寒热就会相争,带来降雨,人体湿气就会加重。所以呀,夏季是人体湿气最重的季节。



湿、热、毒,皮肤问题的“始作俑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RKj26yuKwXYrZB6TicsXg31kVQACgE31zfpXsciap3abxTOXztWp9hrpM7hFPCggWXnEt2nOg0xSOER4q9T0tw/0?wx_fmt=jpeg


那么,人体湿气重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第1步:湿生热


按照常理,在夏季,人体的热气阳气本应从体内散发到体表,但寒热相争时,寒气却让人毛孔紧闭,导致热气阳气被锁在体内,继而出现以下3个后果:


1、热气阳气与湿气“勾结”在一起,导致脾胃湿热;


2、湿浊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就会阻滞气机,
而气机相当于人体的能量,气机堵在局部不动,就会郁久化热,进一步加剧脾胃湿热;


3、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极难祛除,
极易导致湿热夹痰,使症状更加严重。


湿热常导致身体出现类似上火的症状,比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头发油腻等。同时,由于湿热伤害脾阳,直接伤害脾胃的消化功能,还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大便不畅等问题。如果女性身体湿热,常伴随白带增加、阴部瘙痒等症状。

 

第2步:热生毒


俗话说“热生毒”,体内有了湿热,就会产生内毒,使阳气损伤,气化不利。其中,因湿热导致的便秘危害最大,排泄物堆积在肠道里腐烂变质,使肠道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并且这些毒素极易被肠道重新吸收,反复危害人体。

 

我们都知道,皮肤是排毒去污的重要通道。但如若体内“湿、热、毒”过盛,那皮肤毛孔再多也不够用啊,皮肤总是处于超负荷的状态,还能不闹点儿情绪吗?毒素堆积在皮肤表层,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满面油光(如油裹面)、爆痘痘、长湿疹等问题,严重时还会长出痈疽(又红又肿还会出脓的包包),甚至出现酒糟鼻等。 



3大皮肤问题,必须从根论治

5eecd25b772b9b8cfb2ccaf26e5bab1b


本文开头出现的3大皮肤问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往往无法从根源得到解释,但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皮肤问题就是体内“湿、热、毒”在体表的反馈。

 

“脏腑之色,皆荣于面,有诸内必见于外”,“面子工程”出了问题,当然必须从“里子工程”抓起!

 

所以,当夏季出现满面油光、爆痘痘、长湿疹等皮肤问题时,你需要的不是频繁使用洗面奶、不是涂抹湿疹膏,而是想办法把身体里停滞的“湿、热、毒”排出去!其中,最最关键的是祛湿,因为湿是载体,也是热和毒滋生的根源。

 


如何祛除脾胃湿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RKj26yuKwXYrZB6TicsXg31kVQACgE3s3fzb8CGLEmYjYNdZklfYHicpuEVnGRgibhmO7Zo4Ppj5fp6M5phQ4FQ/640?wx_fmt=jpeg


针对脾胃湿热的情况,主要原则在于:清利湿热,宣畅气机。在此过程中,健脾极为重要,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的运化功能足够强大,体内湿气就能被及时代谢出去,自然而然地,热和毒也就失去了赖以滋生的土壤。

 

㈠祛湿不健脾,湿气易反复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就会运化无力,导致水湿滞于体内,形成湿气。所以,清代医典《证治汇补•湿症》云:“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


现实生活中,祛湿最容易犯的误区就是:只顾祛湿,不懂健脾,导致旧湿气走了,新湿气又来了,一整年都在祛湿,但就是祛不掉!所以呀,祛湿首先要健脾,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0c54d2be97d4a8062c3359d02db65d23

艾灸方法


1、太白穴——脾经原穴,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水肿、腹胀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9点-11点)艾灸,效果更好。


2、阴陵泉穴——脾经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清利湿热。


3、承山穴——祛湿大穴,穴内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艾灸此穴可利水消肿、健脾去湿。


4、足三里穴——脾性升清,胃性降浊,健脾益胃的第一穴。


 

㈡两大出口,排泄水湿


身体水分的排出主要有两个出口:

1、排尿:增加尿液的排泄量,让水湿经膀胱排出(特别适合脾胃湿热);

2、排汗:增加排汗,排出脏腑、血液、细胞里的浊水。

 

1、如何增加排尿量?


0c54d2be97d4a8062c3359d02db65d23

艾灸方法


1、水道穴——胃经穴位,脾胃两经对水液的代谢都有影响,而且水道穴距离膀胱较近,是调节水液代谢的关键穴位。《针灸甲乙经》上写得清楚:“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顾名思义,“水道”就像水液代谢的通道一样,可以治疗小便不利。


2、膀胱俞穴——本穴内应膀胱,为膀胱之气传输之处,是治疗膀胱疾病之重要腧穴,具有清利湿热、利尿通淋的功效。


此外,艾灸可以增加肾气。而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好比闸门,膀胱好比水库,膀胱的开阖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艾灸使体内肾气充足,闸门的开阖能力跟着恢复,尿液就会逐渐排出体外。

 

2、如何增加排汗量?


一说排汗,很多人就会说,这个容易呀,我去做个汗蒸,准能大汗淋漓。这就是小编今天要特别强调的:汗蒸只能排出表层肌肤的汗水,这种汗出得太多会耗损人体的精、津、液和元气,人会虚脱。


而艾灸则完全不同,艾灸通过增强正气,强大脏腑功能,将占据脏腑的病邪——“三浊”(浊水、浊气、浊物)悉数排出,帮助人体代谢,这就是施灸时大汗淋漓的原因所在。艾灸排汗排的都是体内废物,与汗蒸有本质区别。

 

0c54d2be97d4a8062c3359d02db65d23

艾灸方法


增加排汗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背部,主要是艾灸膀胱经,因为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负责人体内70%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尤其是尿液和汗液的排放。所以,经常艾灸膀胱经,有助于排汗排浊水。

 


有时,你还需要祛痰湿

0545cc66bf73d47de736ebd9bd8b5630


上面说的都是脾胃湿热该如何祛湿?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脾胃湿热时间长了还易招来痰湿,这会使你的皮肤状态“雪上加霜”。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腹部肥满、头发油腻、胸闷痰多、身重不爽、大便粘滞、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满面油光等症状,说明妥妥的痰湿差不离了,这就需要理气化痰。


0c54d2be97d4a8062c3359d02db65d23

艾灸方法


丰隆穴——治疗痰疾的要穴,特别适合因“脾虚失运”导致的“痰湿内盛”,艾灸此穴可疏经活络、化痰定喘、清热通腑、健脾和胃。


解溪穴——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非常好。





本文來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28098243&ver=917&signature=UVyUOVaOEjerc2t29fvHs6u8uEgsfLzo42h-J0mB2ZrtK2KYdB0hNagg8-ZZR7VCfvOjCwe3sF*xrM1J9o5LKQyX0itUyp57KhSyrd*pt7vDrdg*PvO2kYk1f0h*nxrT&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