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可泰:泰國第一個王朝藝術

欣賞佛像

看見很多遊客拍過「到此一遊」便急不及待跑到另一景點,心想,他們有留意到佛像的坐姿和服飾嗎?可要知道,這裡每一件古蹟都是無價的工藝品,而欣賞佛像更是一門大學問。頭飾、坐姿和手印等則是最易被解讀的元素,從中可略知佛像的年代和地區。

頭飾

素可泰的佛像在頭飾上有其獨特之處,圓形的底部向上伸延變成尖形。和中國佛教的頭飾相比,分別當然明顯。就算和泰國其他地區的佛像比較,單憑頭飾也能輕易看出那尊是素可泰佛像。要了解歷史和欣賞藝術就是要由微細的地方開始。

坐姿

坐姿方面,大多數佛像都是雙腳跏趺而坐,但泰可泰的佛像多是「金剛坐」,即是右腿放在左腿之上。這是一種創新的風格,難怪歷史學家給予素可泰高度的評價。革新和創意就是這個王朝的精要。

手印

手印則是「大地見證式」,左手橫放在大腿上部,手掌向上,而右手放於右膝上,掌心朝下,意味大地作證。單是手印的擺法和意義已足夠編輯成書,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大學問。

瑪哈泰寺 (Wat Mahathat) 的兩旁各有立佛守護。立佛的左手下垂,右手半舉成九十度,且手掌向前,手指向上,作用是定驚驅邪,保護眾生,使萬物安寧。

遊人在觀賞素可泰的藝術,工人們則在忙碌,為今晚的聲光表演作準備。直至烈日當空的中午,他們才稍稍休息。宏偉的佛柱下,加上汗流浹背的幕後人員,使我也忍不住按下了快門,記下他們的努力。

想知道大佛有多大,只要把自己的手靠近就能清楚比較。從巨大的佛掌中,大家還看到什麼嗎?就是指甲貼滿金箔。自古以來,替佛像貼金箔都是民間傳統,他們相信這可以為貼金者帶來好運、財富、人緣和愛情。

把金箔貼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含意,而貼在手上有助增加威望﹑權力及能力。泰國其他地方的佛像,全身都被貼滿金箔,而素可泰的佛像則只有指甲貼有金箔,少了一份俗氣,保持了高雅的格調。更重要的是能夠讓遊人目睹佛像上的歷史流痕。

大家都看過了素可泰的佛廟佛塔,是否很有吳哥窟的影子呢?那是因為十二世紀時,暹羅(泰國古稱)和高棉(柬埔寨)短兵相接,兵來將往下,高棉的建築也滲進了暹羅,再經素可泰的獨特創造力,形成了今天的素可泰建築群。

《泰北遊:素可泰歷史公園》提過這種佛塔,大家還記得它的名字嗎?答案是切第(Chedi),是錫蘭的建築風格,吊鐘加尖頂就是它的最大特徵。

稍為偏離公園中心有一座全歷史公園最高的主塔。塔頂本身是高棉的佛教建築風格,設計意念來自盛開的蓮花。後來的王帝不希望佛塔帶有高棉的風格,於是用灰泥把盛開的蓮花改成含苞待放的形態,也成了素可泰的佛塔風格。

為什麼不把佛塔來個徹底的重建?因泰國人相信拆掉佛塔是對佛不敬的行為,所以泰王也只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

環顧四周便會發現主塔附近有四個混合式切第(Chedi)和四個克朗(Khao Luang)。

混合式切第的塔基是方形。中部是吊鐘形,且四面都有佛龕。頂部則是緬甸式的塔尖。塔基分三層,象徵地獄、人間與天堂;而33環的塔尖也同樣代表天堂。

克朗的外形有點像玉蜀黍,上面雕有不同的佛像圖案,是高棉婆羅教建築的原型。

泰國人十分喜歡以花串禮佛。只要細心觀看,便會發現每串花都由許多小花編成,難怪香氣四溢。再細心一點,會看見花串是由不同小花組成,除了白花外,也會襯上紅色的小花來點綴。除了佛廟外,這些敬佛的花串也是藝術品,大家不要忽略啊!

佛塔指著的天空突然出現了一道彩虹,莫非佛塔也是與外星人溝通的工具?可能是午飯時間,從兩片白雲躍出來的彩虹令我聯想到三文治。還是不要說了,快快走到熟食攤尋找舌尖上的美食。

這個燒鵪鶉蛋超好吃,有機會來到素可泰絕對要試。這道小食的精髓在於美極醬油,略帶溏心的鵪鶉蛋和美極相遇後,竟然異常美味。自己也分不清在吃鵪鶉蛋的香,還是醬油的鮮。

11月的泰國還是非常炎熱,一杯泰國的黑咖啡絕對是消暑的良伴。緊記是泰國黑咖啡,一個字也不能少,而且只有在泰國的外賣店或食店有售。味道非常獨特,一喝便能記著這種味道。很多人都怕黑啡的苦,但泰國的黑啡卻是甜的。如果喝到的黑啡不是甜的,它就不是泰國黑咖啡了。

希望大家能喝到真正的泰國黑啡,因為很多朋友都誤把美國黑咖啡當成泰國的,因他們竟然在西式咖啡店購買

摘自:http://www.imagejoy.com/article/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