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已經印發,詳情如下:

安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及有關單位:

《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8年2月7日

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

為持續發揮礦產資源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謀劃部署我市未來一段時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改革發展等各項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和《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河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安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部署要求,編制《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基期年為2015年,規劃期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

第一章現狀與形勢

第一節主要成效

《安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實施以來,全市基礎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投入持續增長,主要礦種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大幅度增加,礦業佈局趨於合理,礦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礦山總數大幅度減少,礦山開採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成效明顯,為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地質找礦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15年底,完成了1:5萬區域地質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豫北平原農村安全飲用地下水勘查,地震概查及資源遠景評價以及航磁異常查證等基礎地質調查項目。實施了一批礦產勘查項目,規劃實施期間,上表礦區數由2007年的41處增加到2015年的60處,增加了19處。主要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煤炭7.44億噸,鐵礦0.21億噸,熔劑用灰岩229.87萬噸,水泥用灰岩2.13億噸,玻璃用石英岩237.9萬噸。

礦業佈局趨於合理。我市以礦業開發為依託,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優勢,逐步建立了安陽精品鋼產業基地、安陽縣—龍安區煤化工產業基地、安陽縣水泥產業基地、內黃縣新型熟料基地等,礦業開發佈局和開採規模更為合理。持續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和礦山企業兼并重組、礦山地質環境整治,礦業佈局更加合理,為我市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總量控制、分區管理、最低開採規模准入等措施得到嚴格執行,礦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通過鐵礦、石灰岩資源整合,我市礦山數量大幅度減少,礦山總數由2007年的245個大幅減少至2015年的116個,符合礦山數量維持在198家以下的規劃目標要求;大中小型礦山數量比例由2007年的0:3:97調整到2015年的2:7:91。

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主要礦種開採回採率和選礦回收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煤礦、鐵礦等主要礦山達到了「三率」標準要求;尾礦資源及開採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等利用水平也有明顯提高,煤矸石資源全部得到利用。

礦山地質環境逐步好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工作得到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得到全面執行。積極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重點對全市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進行了集中治理。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申請中央、省財政資金8084.40萬元,實施12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類項目,已完成治理項目10個,復墾土地面積18.67公頃,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成果顯著。

礦產資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通過規範行政審批、加強礦業權市場建設、開展治理整頓、實施礦山儲量動態監測和強化監督管理等工作,進一步規範了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秩序,礦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第二節礦產資源現狀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50餘種(含亞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14種(其中建築用砂、建築用花崗岩、建築用大理岩為未上表礦產),載入《河南省礦產資源儲量簡表》的礦產地60個,其中大型10個、中型17個、小型26個、小礦7個;開採礦區23個、未利用礦區36個、閉坑礦區1個。

專欄1我市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在全省排位表位次礦 種礦種數1冶金用白雲岩、含鉀砂頁岩、霞石正長岩33玻璃用石英岩14水泥配料用粘土16熔劑用灰岩17煤炭18鐵礦1

我市轄區內賦存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包含了能源、金屬、非金屬和水資源四大類礦產資源,共計50個礦種。優勢礦產資源儲量位居全省前列,冶金用白雲岩、含鉀砂頁岩、霞石正長岩等3個礦種查明資源儲量位居全省第一;玻璃用石英岩查明資源儲量位居全省第三;煤炭、熔劑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鐵礦等礦產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

優勢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煤炭資源查明礦區14處,保有資源儲量18.75億噸;鐵礦查明礦區28處,保有資源儲量3065.29萬噸;水泥用灰岩查明礦區8處,保有資源儲量42265.26萬噸;熔劑用灰岩查明礦區1處,保有資源儲量5128.01萬噸;冶金用白雲岩查明礦區2處,保有資源儲量9751.80萬噸;玻璃用石英岩礦區2處,保有資源儲量1339.70萬噸;霞石正長岩查明礦區1處,保有資源儲量11180.21萬噸;含鉀砂頁岩查明礦區1處,保有資源儲量16154.00萬噸。

資源特點。主要礦產資源集中度高,煤(煤層氣)主要分佈於市轄區和內黃縣一帶;地熱主要分佈於市轄區、湯陰縣、內黃縣等地;鐵礦—冶金、建材、化工類非金屬礦產組合集中分佈於林州市、安陽縣等地,可實現綜合勘查和集中開採,形成配套的產業鏈,有利於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礦業及礦產品深加工體系。石灰岩、白雲岩等非金屬礦產與建築用石灰岩共伴生利用。

基礎地質現狀。全市已完成1:25萬區域地質調查;1:20萬區域放射性測量、重力調查、重力測量;1:10萬區域地質測量、部分地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1:5萬水文地質調查、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和1:5萬區域地質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

勘查現狀。全市60處不同礦種的礦產地(包含共伴生),其中勘探20處,詳查15處,普查25處。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礦產勘查項目19個,勘查礦種以煤、鐵礦、鉛礦、水泥用石灰岩、地熱、礦泉水等為主,勘查區總面積293.12平方千米。礦產資源勘查主要分佈在安陽縣、林州市和龍安區,內黃縣也有部分勘查項目。勘查面積最大的是安陽縣,其次是林州市、龍安區、內黃縣。全市煤炭、鐵礦勘查程度較高,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空白區域較少,老礦山深部及外圍地質找礦潛力較大;石灰岩類礦產、地熱、礦泉水等找礦潛力巨大。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市已查明礦產地中,開採礦區23處,未利用礦區36處。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開發利用礦山116個,其中,大型礦山2個,中型礦山8個,其餘均為小型礦山。共實現礦業產值9.53億元,主要礦產中,其中煤炭礦山11個,產量228.09萬噸,礦業產值5.05億元;鐵礦礦山30個,產量22.06萬噸,礦業產值800萬元;熔劑用灰岩礦山9個,產量301.33萬噸,礦業產值823萬元;水泥用灰岩礦山6個,產量386.16萬噸,礦業產值4.21億元;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山34個,產量710.83萬噸,礦業產值0.72萬元。

礦山地質環境現狀。礦山地質環境環境治理恢復任務艱巨,全市各類礦業開發累計佔用、破壞土地資源面積2650.82公頃,其中礦山挖損、廢石廢渣壓占破壞土地資源面積1798.39公頃,地面塌陷、地裂縫破壞土地資源面積852.43公頃。持證礦山破壞土地資源面積1627.03公頃,廢棄礦山破壞土地資源面積1023.79公頃。礦山開採尾礦及固體廢棄物積存總量270萬噸。

第三節存在問題

勘查程度不平衡。全市煤炭、鐵礦等礦產勘查程度較高,非金屬礦產僅對主要礦體地表或淺部開展工作,沒有系統的勘查,邊采邊探情況居多,研究程度較低。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不盡合理。全市礦山數量多、生產規模偏小,採選能力、深加工能力小,礦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高,缺乏規模效益。需進一步加大礦業結構調整力度。

礦業轉型升級較慢、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礦產品加工業較少,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優勢礦產的深加工水平和資源二次利用水平總體不高。如我市的特色礦產霞石正長岩,綜合利用水平低,產品附加值不高;鐵礦企業則以開採加工鐵精粉為主。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依然存在。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起步晚、基礎薄弱,財政投入不足、實施綜合治理工程有限等原因,致使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仍然存在。部分小型礦山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重視程度不夠,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沒有得到同步治理。

第四節面臨形勢及要求

面臨形勢。國際國內礦業不穩定因素增多,目前處於礦業深度調整期,全球礦業產能擴張增速超過需求增速,造成礦業產能過剩,主要礦產品價格下滑,礦業發展壓力增大。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且面臨化解傳統產業過剩產能和加強供給側改革等任務,資源產業鏈將發生結構性變化,煤炭、鐵等大宗礦產品消費基本步入了峰值區間。

「十三五」時期,我省發展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為我省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省經濟發展為礦產品需求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我省礦業經濟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市既具有難得的歷史機遇和獨特優勢,也存在諸多制約因素和挑戰。必須準確把握和審視我市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充分發揮優勢,加快補齊短板,培育發展新動力,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目前我市礦業發展還面臨着諸多矛盾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尤其是在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冶金建材、煤化工等傳統產業支撐作用逐步減弱,創新能力不足,本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較弱。煤炭等優勢礦產產能過剩;煤層氣、地熱等新興礦產勘查滯後;建築石料、石材、粘土類礦產礦山佈局散、規模小、開採方式粗放等現象依然存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尚有較大提升空間;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傳統支柱產業對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高,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正在集中顯現,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突出,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仍需加大投入。


本文來源: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80328/888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