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門診費用為何?
前往指定的基層醫療機構就訪,個人需負擔的金額為50元;若前往地區醫院進行治療,則個人需負擔的金額為80元。若有需求轉往區域醫院求訪,個人需負擔的金額則為240元;而前往醫學中心就醫時,個人需負擔的金額則會達到420元。對於中醫及牙醫門診,無論醫療機構的層級為何,個人需負擔的金額均統一為50元。
白內障手術結果不理想該如何處理?
不滿足的情況下有補救方法嗎?進行手術後,若患者對植入的人工水晶體確實感到不滿,可以思考進行二次手術來進行更換。然而,這須根據病患手術後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而且進行二次手術的時間也有一個最佳的時機。一旦人工水晶體與正常組織黏連,在未來的水晶體更換手術中,就可能會遇到水晶體懸韌帶鬆弛、水晶體囊袋破裂,乃至視網膜脫離等風險。日期為2020年10月15日。
白內障手術是否須要有人陪護呢?
進行手術之前可維持正常飲食習慣,手術當天則無須空腹。手術當日請穿著簡便、易於穿脫的衣物(例如:短袖上衣),並避免佩戴過多飾品。為確保術後患者的安全,進行白內障手術當天須有家屬陪護,因為術後會使用眼罩及紗布覆蓋手術眼,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行走平衡感。
白内障手術何時可享受補助?
年滿55歲之人士,即達到白內障手術及普通功能人工水晶體之#健保補償 條件。進行白內障手術時,無需進行麻醉注射、縫合或包紮,此為一項安全且成熟的微創手術方法。日期為2018年9月16日。
白内障若不進行手術會有什麼後果?
問:若白內障未經治療,最終會否導致失明?答:白內障乃屬一種漸進式惡化的疾病,會令視力愈來愈模糊,從而影響個人的生活質素,乃至無法自理日常事務。況且,嚴重的白內障更可能觸發青光眼或虹膜炎等並發癥,若處理不當,最終仍可能面對失明的風險。問:有關白內障,能否採用雷射作為治療方法?
椎間板脫出手術須入院治療嗎?
手術過程運用了內視鏡技術,直接定位到病變部位,在清晰且經由放大處理的影像指引下,精確移除對神經造成壓迫的椎間盤組織。該方法既安全又高效,僅需進行局部麻醉,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清醒。整個手術歷時僅一小時,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極小,出血情況輕微,且創口尺寸不足一公分,術後幾乎無需進行康復治療,患者可在三日內出院。日期為二零二三年七月二十日。
白內障進行手術後,駕駛車輛需時多久?
可能的原因包括視力突然間有所提升,從而導致過度的自信感,又或者個體仍處於術後視力調整的適應階段,另有可能為尚有部分未完全矯正的度數存在。基於此,張鈞凱特別提醒,剛剛接受完白內障手術的病人,切勿因為術後視力有所改善便急於駕駛車輛上路,最好是等待至少一個月的恢復時間,待視力狀況穩定下來後再行駕駛,這才是確保安全的做法。日期為2018年8月16日。日間手術
微笑著嗎?
可想而知,在術中患者是不會感覺到疼痛感的.另外,在滴完麻醉藥水後,會以「 角膜定位負壓環」輕柔接觸角膜,彷彿是手戴隱形眼鏡般的接觸感,透過負壓產生輕微抽吸,能夠維持雷射過程中的眼壓,以及患者的安全感,提供精準,舒適的治療過程.
白内障要嚴重到何種程度才須進行手術治療?
現今,由於手術儀器的精進、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工水晶體研發的進展,只要滿足下列三個要件,即可進行手術:(1)經由檢查確認患有白內障,且該病症為視力不佳的主要成因;(2)經過矯正後的視力未能達到0.5;(3)該狀況已對工作或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通常而言,視力經鏡片矯正仍無法提升至0.5即為手術指標,但對某些特定職業者(例如職業司機)而言,因其工作需求更高視力,故可能需在視力尚未嚴重衰退時即進行手術。
重大傷殘補助的數額是多少?
家庭主要經濟支柱若在3個月時間內遭遇重大傷病意外,經由報告、訪查及審核程序後,將根據申請個案的實際情況,發放介於10,000至30,000元不等的緊急救助金(關愛援助金)。若申請者在訪查過程中被小組判定為「緊急個案」,則在訪問當場即先行發放新台幣5,000元的援助金。日期為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