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兒童風癩
兒童風癩(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表現為皮膚上突起的紅色或粉色斑塊,伴隨劇烈搔癢。與成人相比,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約15%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至少經歷過一次風癩發作。
1. 兒童風癩的常見原因
兒童風癩的觸發因素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食物過敏:常見於海鮮(如蝦、蟹)、堅果、雞蛋、牛奶等。香港兒童過敏科研究顯示,約30%的風癩案例與食物過敏有關。
- 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感冒、腸胃炎)可能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 藥物:抗生素(如盤尼西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是常見誘因。
- 環境因素:花粉、塵螨、寵物皮屑等也可能導致風癩。
2. 兒童風癩的症狀與成人差異
兒童風癩的症狀通常比成人更為明顯,且持續時間較短。以下是主要差異:
症狀 | 兒童 | 成人 |
---|---|---|
搔癢程度 | 劇烈,可能影響情緒 | 中等至嚴重 |
皮膚表現 | 紅色斑塊較大,邊界清晰 | 斑塊較小,可能融合 |
持續時間 | 通常24小時內消退 | 可能持續數天 |
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可能因無法表達不適而表現為煩躁不安或拒食,家長需特別留意。
二、兒童風癩的居家急救步驟
當孩子出現風癩時,家長應保持冷靜並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中醫陽痿
1. 移除可能的過敏原
首先檢查孩子近期接觸的物品或食物。若懷疑是食物引起,停止食用該食物並記錄名稱。如果是新使用的沐浴露或洗衣劑,應立即停用並用清水沖洗皮膚。香港過敏協會建議,在無法確定過敏原時,可暫時將孩子移至通風良好的環境,避免潛在刺激。
2. 安撫孩子的情緒,避免搔抓
兒童因搔癢難耐容易哭鬧或搔抓,這可能加重皮膚炎症。家長可以:
- 用輕柔的語言解釋這是暫時的狀況
- 為幼兒戴上棉質手套或修剪指甲
- 通過講故事或播放音樂轉移注意力
3. 冷敷或溫水浴
用乾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冷敷患處5-10分鐘,可有效緩解搔癢。也可讓孩子泡溫水澡(水溫約32-35°C),加入1杯燕麥片或小蘇打(約30克)能增強止癢效果。注意避免熱水,這可能使血管擴張加重症狀。
4. 選擇適合兒童的止癢藥膏
使用含1% hydrocortisone的低劑量類固醇藥膏(需醫師指導),或天然成分如蘆薈凝膠。香港藥劑師學會提醒,2歲以下幼兒應避免使用含薄荷醇的產品,可能引發呼吸抑制。
三、兒童風癩的用藥安全
1. 兒童抗組織胺的劑量與副作用
第二代抗組織胺(如loratadine、cetirizine)是治療首選,其劑量需根據體重調整:
年齡 | 常用藥物 | 每日最大劑量 |
---|---|---|
2-6歲 | Cetirizine口服液 | 5mg |
6-12歲 | Loratadine咀嚼錠 | 10mg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嗜睡(發生率約10%)、頭痛或腸胃不適。用藥期間應避免與葡萄柚汁同服,可能影響代謝。
2. 避免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
強效類固醇藥膏(如betamethasone)可能導致兒童皮膚變薄或生長遲緩。香港兒科醫學會建議,除非醫師特別指示,否則不應連續使用超過3天。對於面部或皮膚皺褶處,應選擇更低效價的製劑。
四、預防兒童風癩復發
1. 記錄飲食日記,找出潛在過敏原
詳細記錄孩子每日飲食與症狀變化,特別注意以下高風險食物:
- 加工食品中的防腐劑(如亞硫酸鹽)
- 含人工色素或調味料的零食
- 熱帶水果(芒果、奇異果)
香港過敏測試中心數據顯示,通過系統性排除法,約65%的兒童可找出確切過敏原。 睡眠不足如何改善
2. 加強環境清潔,減少塵螨
每周用55°C以上熱水清洗床單、窗簾,使用防螨寢具。保持室內濕度50%以下,並定期更換空調濾網。香港家居塵螨研究指出,這些措施可降低40%過敏發作機率。
3. 注意寵物毛髮的清潔
若飼養寵物,應每周至少洗澡1次,並禁止進入兒童臥室。選擇低敏性犬種(如貴賓犬)或考慮無毛貓。梳理毛髮應在室外進行,避免皮屑飄散。
五、何時帶孩子看醫生?
出現以下危險徵兆時,應立即就醫:
1. 呼吸困難、喘鳴聲
這可能是過敏性休克的表現,需立即注射腎上腺素。觀察孩子是否有用輔助肌呼吸(如鎖骨上凹)、說話斷續等症狀。
2. 臉部或嘴唇腫脹
血管性水腫可能影響呼吸道,特別是合併聲音嘶啞或舌頭腫脹時。即使症狀輕微也建議急診評估。
3. 嚴重搔癢影響睡眠
若風癩持續超過48小時或導致孩子無法入睡,醫師可能需要調整用藥方案。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兒童發育。
掌握這些風癩急救知識,能幫助家長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判斷。記住,預防勝於治療,建立良好的過敏管理習慣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