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紛紛佈局:高教「四小龍」正成頂尖名校聚集地!

長期以來,中國高教重鎮主要是幾大中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漢、成都、長沙等。這些重點城市不僅高校數量眾多,而且頂尖名校林立,中國排名靠前的高校大多位於這些城市。

不過,隨着「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以及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高教實力的快速崛起,中國高教格局正悄然改變。

目前,除了將建設的「雄安大學」外,雄安新區已有清華、北大等一大批雙一流前往佈局或對接。而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也投入巨資新建或引進雙一流高校和國外名校,加上三大城市本地高校的快速發展,這些城市名校數量已今非昔比。

雄安:「雄安大學」橫空出世,清華北大等10多所名校已對接

作為繼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的又一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自出世之日起就備受關注,特別是高校和科研機構將如何發展更是牽動着很多人的心。

剛剛出爐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北京市委常委會上強調,支持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轉移。

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重點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區設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培育一批優勢學科,建設一批特色學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打造知識溢出效應明顯的大學園區。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統籌科研平台和設施、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中心資源,構建高水平、開放式、國際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除了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外,目前已有10多所名校已對接雄安新區,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河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未來,隨着雄安新區的快速發展,預計還將有一大波雙一流高校佈局雄安新區。

杭州:未來10年引進60所名校名所

雖然有浙江大學這樣的全國頂尖名校,但與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成都等地相比,杭州的高等教育資源確實比較薄弱,與杭州的發展目標和定位不相稱。

不過,隨着西湖大學正式獲批以及杭州大力引進高校的措施出台,杭州高教實力相對偏弱的現狀正在改變。目前杭州的高校如下:

本地雙一流高校: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 本地其他高校: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等; 正在建設或引進的高校:西湖大學、浙江工程師學院、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奧克蘭大學中國創新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學等;

剛剛過去的三月份,杭州市出台了《關於「名校名院名所」建設的若干意見》,未來10年,杭州將引進建設一批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其中包括:

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1所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學 引進5所以上國內一流大學來杭建設分校、校區或研究生院 引進建設20個高等教育層次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和科研資源或世界500強企業建設30個高水平科研院所。重點引進國家「雙一流」建設大學、全球排名前百位的世界一流大學,以及全國學科評估前五位,或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學科。

為紮實推進「三名工程」,未來10年,杭州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針對不同類型的引進項目,由市和區縣(市)兩級財政給予前期(5年)運行經費支持。在經費保障方面,對引進的國內大學分校、校區、研究生院,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助,對引進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助,對引進的科研院所給予最高3000萬元補助。

深圳:已引進18雙一流高校+6所香港高校

這兩年來,關於深圳引入名校的消息不絕於耳。對於深圳來說,作為和北上廣起名的一線城市,高等教育卻長期積弱,而深圳這兩年在高等教育上的發力與崛起速度可謂令人瞠目結舌。

剛剛公佈的《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於2018年科技研發資金基礎研究、技術攻關、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股權投資、創業資助和科技應用示範項目的公示》名單顯示,用於支持深圳本地大學、與深圳合作的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含17所外來985,1所211和6所港校)的資助項目數量佔總項目的70%左右,項目類別主要包括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應用示範等。

不知不覺,深圳已引進的著名高校包括18所雙一流高校和6所港校,這還不包括已經和深圳簽署協議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未來中國大多數985高校將落戶深圳,幾乎佔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本地高校及科研機構: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技術大學籌備辦公室; 外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7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籌備辦公室、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華中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天津大學深圳研究院,浙江大學深圳研究院,東南大學深圳研究院,廈門大學深圳研究院,湖南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北航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 外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所):中國地質大學深圳研究院; 香港高校(6所):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浸會大學深圳研究院; 外來其他高校(3所):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羅茲曼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

青島:引進國內外名校超30所

自2012年起,青島開始發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同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努力營造「大學城」的氛圍。2016年初,青島出台了《關於加快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意見》,決定設立100億元高等教育發展基金,明確對引進的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資金、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僅2017年上半年,青島市便分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劍橋大學4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截至目前,與青島市政府簽約來青的高校已有30所。

本地雙一流高校: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本地其他高校: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 引進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4所):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西安交通大學青島研究院,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青島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及青島研究院,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同濟大學青島高等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園,清華大學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產業研究院、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大數據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青島)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青島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 引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1所):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和青島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校區及青島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及大學生藝術創業園,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青島軌道交通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城市管理青島研究院和中美城市管理學院,華東理工大學青島創新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 引進其他高校(6所):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大連工業大學海洋健康食品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大學青島校區,中德雙元工程大學,普華永道大學,聯合國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東北財經大學青島金融研究院。

作為繼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的又一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備受國家重視,未來發展勢頭將會非常迅猛,各類雙一流高校預計都將前往佈局。

而杭州、深圳、青島三地經濟發展迅速,隨着這些城市對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本地高校和引進高校都將迎來快速發展。

雄安、杭州、深圳、青島,高教「四小龍」正成為頂尖名校的聚集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來源:http://www.sohu.com/a/229335878_2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