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監管層可能會穩步放行中國存托憑證(CDR),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場波動。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年底前最有可能的情形是發行兩支或三支CDR,近期收緊新股發行或旨在為CDR留出更多資金。

今年,監管層開始擁抱新經濟,允許境外上市的獨角獸公司通過CDR的形式回歸A股市場,並表示將很快推出相關細則。據報道,已有8家公司被預選,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網易、攜程、舜宇光學和微博。

近日,招商證券分析稱,除了首批試點CDR的8家公司,小米、螞蟻金服、新大陸作為新經濟龍頭代表也有望優先享有制度安排。另外,華為也有意向參與本輪資本市場新經濟戰略。

19日,閱文集團聯席行政總裁梁曉東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以CDR回歸A股是一種創新的安排,但閱文並沒有收到有關通知,不排除會考慮跟隨其他同行回歸A股,會研究有關方案。

19日,上交所發文稱,2001年起,上交所即開始研究紅籌公司境內發行股票或CDR上市、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發行上市相關問題,為優質創新企業境內上市打下了堅實的方案設計、制度研究和技術實現等工作基礎。目前,上交所已梳理形成了上交所層面的針對優質創新企業的上市和交易等業務規則。

摩根士丹利指出,CDR發行對A股流動性和港股通資金流影響有限。預計最初的CDR產品將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5-5%,這意味着流動性需求為33億美元-65億美元,佔A股總市值的0.4%-0.7%,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0.9%-1.9%。

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或發行2至3支CDR 流動性可控

摩根士丹利預測,對於現有的A股上市科技公司而言,由於流動性可能會在短期內傾向具有資產稀缺性和更有利估值的CDR公司,對原有科技上市公司而言,可能出現一些估值降低的情況。

據高盛的研究報告稱,料中國獨角獸企業的合計價值達5000億美元,為市場帶來巨大增長潛力。高盛稱,預計CDR可能會在某種受資本管制的機制下運行。在這種機制下,資本的轉移(包括發行、分紅、認購/贖回)受制於事先確定的額度。因此,預計CDR初始發行規模不會很大,由於供給有限而需求可能會很強,CDR很可能會較第一上市股票有溢價。據高盛的初步估算,海外上市公司的二次發行或CDR發行的規模約在850億美元。

20日,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CDR制度有可能是內地資本市場發展一大突破,中長期而言更有利於改變投資者與監管者對內地市場的基本看法,是市場更加開放和國際化的重大催化劑。

招商證券認為,從規模上看,CDR帶動的回歸規模遠超當前 IPO 規模。基於相關假設,首批CDR試點規模接近8000億元。從收入上看,頭部券商有望爆發。根據美國經驗ADR承銷費率與普通IPO並無明顯差異,甚至略高於普通IPO。據測算,首批CDR將有望帶來120億元承銷收入,並預計將被個別券商壟斷。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002187.html